氮氣發生器作為實驗室及工業領域的重要設備,其全生命周期操作涵蓋安裝、調試、運行、維護及故障處理等環節。以下為詳細指南:
一、安裝階段
設備就位
放置環境:選擇通風良好、干燥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,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高濕區域。
承重要求:確保設備放置地面平整,承載能力滿足設備重量要求(通常為100-300kg,具體需參考設備說明書)。
管路連接
氣路連接:使用Φ3氣路管連接空氣源出氣口與氮氣發生器進氣口,確保密封性良好,避免漏氣。
電氣連接:按照設備接線圖連接電源線,確保接地可靠,防止漏電。
電解液加注
電解液配制:將氫氧化鉀倒入容器,加入900ml二次蒸餾水或去離子水,充分攪拌至冷卻后倒入電解池儲液桶。
液位控制:電解液液位應保持在上下限刻度之間,避免過高或過低。
二、調試階段
空壓機測試
啟動檢查:接通電源,觀察空壓機運行指示燈,輸出壓力應緩慢上升至設定值(通常為0.8-0.95MPa)。
壓力調節:通過調節螺帽控制系統壓力,確保壓力穩定在正常范圍內。
自檢程序
連接管路:將空氣源出氣口與氮氣發生器進氣口用氣路管連接,啟動空氣源,觀察壓力指示上升至0.4MPa。
流量與壓力測試:打開氮氣發生器電源,流量顯示表應顯示500ml/min左右,輸出壓力在15分鐘內緩慢上升至設定值后下降至“000”,表明自檢合格。
三、運行階段
參數監控
流量與壓力:確保氮氣流量與用氣設備需求一致,避免流量過大或壓力異常。
純度檢測:定期使用氧氣分析儀檢測氮氣純度,確保≤0.5%(體積分數)。
日常操作
排水操作:每日關機前按下排水開關數秒鐘,排出機內存水,避免影響空氣純度。
閥門調節:根據用氣需求調節緩沖罐出口調節閥,控制氮氣流量。
四、維護階段
耗材更換
干燥劑:當干燥管中的變色硅膠50%變色時,更換內部填料,確保密封端面無任何影響。
活性炭:每工作1000小時更換一次活性炭,保持氣體純度。
過濾器清潔
空氣過濾器:每4000小時或根據室內粉塵情況定期清洗,防止堵塞。
消聲器:定期檢查消聲器是否堵塞,必要時清洗或更換。
電路檢查
自控設備:定期檢查電路、自控設備及儀表的正確性和靈敏性,防止失效引起的故障。
五、故障處理
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
壓力異常:檢查壓力調節器,修理或更換故障部件。
漏氣問題:使用皂液檢查管路連接處,修復漏氣點。
制氮量不足:檢查空氣輸入端是否有氣體輸入,檢查電磁閥插件是否松動。
安全注意事項
維修前準備:維修前必須手動關閉系統及所有附件,防止系統自動啟動。
氮氣防護:氮氣為惰性氣體,散發時需做好通風措施,避免周圍有人。
六、注意事項
環境要求
溫度控制:操作溫度通常為65℃,避免高溫或低溫環境影響設備性能。
濕度控制:保持環境濕度在合理范圍內,防止設備受潮。
操作規范
流量匹配:確保氮氣流量與用氣設備的實際用量一致,避免流量顯示超出實際用量。
定期校準:定期對流量計、壓力表等儀表進行校準,確保測量準確。
安全防護
個人防護:操作人員需佩戴防護手套、護目鏡等個人防護裝備。
應急處理:熟悉應急預案,一旦發生事故,能迅速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理。
通過嚴格遵守上述全生命周期操作指南,可有效保障氮氣發生器的安全、高效運行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降低維護成本。